“笔耕红土地·文润菠萝海——2025年湛江市徐闻菠萝的海驻点创作暨助力‘百千万工程’生态文学采风创作项目启动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 2025-10-28 10:21   浏览次数:

       当作家变“果农”徐闻“菠萝的海”将迎来怎样的沉浸式文学耕种?

       10月19日,在广东省委宣传部、省作协、湛江市委宣传部的指导下,由湛江市文联、湛江市作家协会具体实施的“笔耕红土地·文润菠萝海——2025年湛江市作协徐闻菠萝的海驻点创作启动仪式暨助力‘百千万工程’生态文学采风创作项目”在徐闻县曲界镇“菠萝的海”正式启动。

此次活动标志着文学力量深度融入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湛江实践,作家们将以笔墨为犁,深耕红土地,书写新时代的乡村振兴故事。

3.jpg

沉浸式驻点:作家“沉下去”,故事“活起来”

本次项目最突出的亮点在于打破传统走马观花式采风,组织国家级、省级作家协会会员中的优秀作家开展为期1至2个月的沉浸式驻点创作。

启动仪式当天,作家团即深入乡村振兴一线,在龙门村莲香罐头厂聆听见证一颗菠萝如何经过现代工业流程,蜕变为罐头、果干与果汁,并与一线工人面对面交流,感知产业脉搏。在“菠萝锅乸打卡点”,作家们亲自体验大锅翻炒菠萝饭的乡土烟火气,从舌尖品味文化传承,为创作积累了鲜活而生动的一手素材。

“这不仅是一次采风,更是一次深度的生活体验。”一位参与作家表示,“只有脚上沾满泥土,笔下才能绽放芬芳。”

生态与人文双线聚焦:探寻绿美与发展共赢之路

项目着力凸显生态文学特色,引导作家在创作中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下午,作家们漫步于七彩田园观景台,领略菠萝田与蓝天交织的壮阔画卷;探访创意十足的菠萝主题邮局,感受农业与文旅融合的无限魅力。活动特邀当地果农现场讲解,使作家们对菠萝的生长周期、品种特性及产业发展脉络有了深刻认知,为探讨红土地生态平衡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长效赋能:创作基地揭牌,文学奖项筹划

为确保文学赋能可持续,活动现场隆重举行了 “湛江市作协菠萝的海创作基地” 揭牌仪式。该基地将作为长期文学驿站,形成作家定期驻点采风的长效机制,让文学之根深植雷州沃土。

更为前瞻的是,市作协宣布拟筹划设立 “菠萝主题文学奖” ,旨在持续激励聚焦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的文学创作,为“徐闻菠萝”品牌注入历久弥新的文化内涵。



1.jpg



耕机行走在红土地上“作画”。陈欢 摄

跨界交流与传播:放大文学赋能声量

在别开生面的“树下创作座谈会”上,作家们围绕:让亿万人共品“菠萝的海”的生态美---“新大众文艺创作下的菠萝与乡土情怀”主题,畅谈初印象,碰撞思想火花。未来,活动还将引入跨界交流模式,拟邀请菠萝产业专家、文旅主理人等参与对话,拓宽作家视野。此外,项目联动媒体进行全程跟踪报道,通过制作短视频、图文系列报道等在官媒等平台广泛传播,让文学赋能“百千万工程”的进程可观可感,生动讲好湛江高质量发展故事。

6.jpg

据湛江市文联郑克芬了解,此次驻点创作计划是湛江市文艺界积极响应并躬身入局“百千万工程”的具体行动。随着作家们未来一至两个月的深度耕耘,一批反映现代农业发展、描绘乡村新貌、讴歌时代精神的精品文学作品将会陆续诞生,国家级、省级协会的会员作家们将以独特的文学力量,为湛江全面推进“百千万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贡献温暖而坚实的文化支撑。

撰文:邓存波 刘春柳 陈明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