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20日,为认真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落实省作协“十代会”精神,省作协调研组到湛江开展新时代文学工作专题调研,了解湛江文学组织、精品创作、人才队伍建设情况,总结包括湛江在内的粤西地区文学工作经验与规律,听取大家对改进省作协工作的意见建议,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发挥文学在文化强国、文化强省建设中的独特作用,推动新时代广东文学事业高质量发展。
聚气 爬坡 展望
——湛江市作家协会2025年阶段性回顾与展望
湛江市作家协会自2025年3月换届以来,在广东省作家协会的正确指导下,在中共湛江市委宣传部、湛江市文联的直接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积极履行作协职能,团结带领广大作家和文学爱好者,为繁荣湛江文学事业、助力文化强市建设贡献力量。

3月9日,湛江市作家协会顺利换届,邓存波当选新一届作协主席。
一、聚气:凝聚文学力量,构建温暖“作家之家”
(一)顺利换届,开启新征程
今年3月,湛江市作家协会第十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顺利召开,选举产生了新一届领导班子。此次换届工作严格按照程序进行,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会员意见,选出了一批德才兼备、富有活力的作协领导。新班子成员来自不同的文学领域和工作岗位,既有资深的文学前辈,也有崭露头角的中青年作家,他们的当选为作协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创造力,为作协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二)组织建设,增强作协凝聚力
市作协新班子积极主动担当作为,不断加强作协自身建设,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建立健全会员管理机制,对会员进行分类管理和跟踪服务,及时了解会员的创作动态和需求,为会员提供更多的创作机会和展示平台。积极发展新会员,通过举办文学培训班、征文比赛等活动,发现和培养文学新人,尤其是关注网络作家群体,今年以来共发展新会员51名,为作协注入了新鲜血液。同时,加强与各县(市、区)作协的联系与合作,定期召开工作会议,交流工作经验,形成了上下联动、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值得一提的是,市作协成立了诗歌、小说、散文、网络文学、报告文学、儿童文学与校园文学等多个专业委员会,旨在强化本土创作梯队建设、营造浓厚创作氛围、培育青年创作力量。
(三)开展活动,营造浓厚文学氛围
市作协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学活动,满足会员和文学爱好者的精神文化需求。举办文学惠民、文学讲座、研讨会、朗诵会等活动,邀请省内外知名作家、评论家来湛讲学,为会员提供学习交流机会。

3月18日,“书香湛江·文润校园”2025年湛江市作家协会文学下基层系列活动走进湛江吴川机场小学,积极促进文学与教育的融合,创新推进全民阅读工作。
换届后的首场活动,是3月18日走进湛江吴川机场小学的“文学进校园”活动。陈华清副主席以《让阅读与写作伴你快乐成长》为主题,给同学们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阅读写作指导课。这场活动也为全年“书香湛江·文润基层”文学下基层系列活动开了个好头。
3月28日,在湛江市文联的指导下,湛江市作协组织作家到“洪三泰文学馆”与作家大咖对“新时代文学创作的使命与担当”进行了深入探讨,引发了会员们的热烈反响;邓存波、陈华清、苏展、支贤等作家,结合自己作品与新时代文学的特点与趋势,以独特视角切入,采取读书分享会、沙龙等形式,让本土作家的文学盛宴走进大众、走近市井,展现了湛江文学的独特魅力,激发了大家的创作热情。

3月29日,湛江市文联、市作协共同组织作家,赴洪三泰老师的故乡——遂溪县乌塘镇芳流墩村,开展“以民为本 枝叶关情”采风创作研讨活动。

9月21日,在国庆、中秋双节即将来临之际,湛江市作家协会主席邓存波率队专程看望、慰问了市作协顾问、一级作家洪三泰老师(左四),向他致以节日问候和美好祝愿。
二、爬坡:勇攀文学高峰,创作精品力作
(一)深入生活,扎根人民
市作协新班子积极引导作家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生活,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挖掘创作素材。围绕乡村振兴、红树林之城建设、“三大三化”、文明创建等中心工作,组织作家深入农村、社区、企业、学校等地进行采风,创作出一批反映时代风貌、展现湛江特色的优秀作品。
市作协围绕全市发展大局和中心工作,根据选题开展两部报告文学的前期创作调研:1.《相向而行》(暂定名),拟将深度记录与呈现广东省湛江市与海南省在国家战略引领下,积极践行“相向而行”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深远意义及人文图景。2.《环北》(暂定名),拟将全景记录国家重大水利工程“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的宏大构想、艰辛建设历程及其重塑粤西大地命运、惠泽万千民生的深远影响
。

3月19日,由湛江市文联牵头,联合市作家协会、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以及市文艺志愿者协会共同举办“到人民中去” 文学惠民主题采风创作活动。
以文学助力“百千万工程”方面,组织作家深入基层,进行“沉浸式”创作体验,书写了一批优秀作品,有多位作家的作品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后农村的巨大变化;有的作品则聚焦红树林保护,展现了湛江独特的生态之美。
湛江市作协还特别注重搭建文学创作平台,比如5月在吴川市吴阳镇朝阳村池珍堂农耕文化馆挂牌建立了文学创作点,并相继组织了采风、赠书等活动,这是深入基层、扎根生活的具体体现。

为深入挖掘传统农耕文化,助力“百千万工程”,5月29日,湛江市作家协会携手吴川市作家协会,在吴川市吴阳镇朝阳村池珍堂,举行“湛江市作家协会文学创作点”与“吴川市作家协会文学创作点”揭牌仪式。
(二)加强创作指导,提高作品质量
建立创作指导机制,邀请省内外知名作家、评论家对会员的作品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会员提高创作水平。定期举办创作培训班,邀请专家学者授课,从文学理论、创作技巧、选题策划等方面进行系统培训。今年以来,共举办创作培训班2期,培训会员250人次。同时,鼓励会员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成立了6个专委会,定期开展作品研讨活动,营造了良好的创作氛围。如湛江市作协按上级有关乡村振兴工作的要求,支持徐闻县角尾乡曲界镇片区打造农文旅融合发展试点。
在广东省作协会员、湛江市文联副主席郑克芬的具体指导下,带领湛江作家主动作为,开展“菠萝的海”作家驻点创作计划暨文学赋能“百千万工程”实践活动(此项目已作为省部的一个文艺创作工作项目)。此外,接续引导发挥文艺轻骑兵作用,有力发挥文学文艺志愿者的力量。

9月20日下午,市作协主席邓存波、名誉主席陈通等一行走进"菠萝的海",实地考察了乡村美术馆、树下咖啡等新兴文化空间,并在龙门村体验了富有地方特色的龙门集市等。
今年,黄康生、占智才(寒门)、卢子生、梁云山、郭怀宽5位湛江本土作家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截至目前,中国作协会员达35名,在全省地级市中名列前茅。
(三)精品创作取得丰硕成果
市作协自换届以来,会员们创作热情高涨,精品力作不断涌现,在各类文学奖项中屡获佳绩。如郑克芬同志撰写的课题文章《新时代文艺人才培养的改革创新研究——以湛江文艺发展为例》,入选2025年广东省文联重大课题、重点课题及调研课题立项名单。有多位作家的作品荣获省级以上奖项,作品入选重要文学选本或项目。会员们在省级以上文学刊物发表作品数量大幅增加,今年以来,在《人民文学》《诗刊》《花城》等知名刊物发表作品多篇。此外,还出版了多部个人文学作品集,展示了湛江作家的创作实力和风采。如:
陈华清的生态儿童小说《鹭舞红树林》在3月获得了首届广东创意写作奖。
何武豪抒写雷州半岛一个传统村落的散文《繁花院落对斜阳》被《羊城晚报》刊登,并被选为2025年广东省中考语文阅读理解题。
作品出版方面,有陈华清的散文集《珊瑚因你而美丽》《让灵魂也面海而居》、长篇儿童小说《夺冠》、小小说集《我在紫薇树下等你》;支贤的散文集《清响》;苏展的长篇儿童小说《百家碗》、绘本系列等;周环玉的长篇小说《金蝉行动》;韩夏明、韩宏昌的散文集《熬过无人问津的岁月》;陈小江的散文集《与兰为伴》等。
封爱群、詹亚旺、庞祥艺等会员的“生态中国·幸福画卷”征文作品登上了“学习强国”总平台,余石、冯学仁等会员的作品发表在《人民日报》等报刊。
7月12日上午,由湛江市文联指导,湛江市作家协会等主办的“文学讴歌时代 拼搏成就未来一一陈华清新书《夺冠》研讨交流会”,在赤坎老街大通书局举行,来自湛江各地的文学爱好者、文学评论家、教育工作者及亲子家庭等五六十人参与活动,共赴一场书香之约。

5月19日至21日,中国作协副主席、四川省作协主席、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阿来,在湛江进行苏东坡⽂化考察活动。图为阿来主席(右)为湛江市作协题字。
在文学交流方面,5月,中国作协副主席阿来一行来湛江进行苏东坡文化考察。6月,广东省作协党组书记向欣带队来湛江调研,并召开了座谈会。广东省作协对湛江文学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认为湛江市委宣传部、湛江市文联在文学创作扶持、人才培养等各方面不断强化支持力度,带领湛江市作协不断拓展创作领域和表现形式,巩固拓展文学阵地,推出了一大批体现时代精神、具有湛江特色的精品佳作,文学人才培养逐步形成梯队,湛江文学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三、展望:砥砺前行,开创湛江文学新局面
(一)持续推进精品创作工程
湛江市作协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挖掘湛江的历史文化、地域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和军旅文化等资源,围绕中心工作,服务发展大局,创作出更多具有湛江品格、时代气息、人民立场的精品力作。加强对重点题材创作的扶持和引导,建立重点作品创作库,对入选作品给予资金支持和创作指导,力争在国家级、省级文学奖项上取得更大突破。
(二)加强文学人才培养
加大对文学新人的培养力度,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为文学新人提供更多的成长机会和发展空间。今年以来,已经开展的校园文学讲座、征文比赛(如“奇趣杯”收到了2000多份投稿)以及高校文学专场(如在岭南师范学院举办的活动),都为培养青年文学人才打下了好的基础,未来要继续坚持和深化。

6月10日,湛江市作家协会作家代表走进岭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共同开展“以文学之名,点亮文字与生活的一盏灯”文学专场活动。
继续举办文学培训班、讲座、研讨会等活动,提高会员的综合素质和创作水平。加强与高校、中小学的合作,开展文学进校园活动,培养青少年的文学兴趣和创作能力,为湛江文学事业的发展储备后备力量。同时,积极引进外地优秀文学人才,充实湛江文学队伍,提升湛江文学的整体实力。
(三)拓展文学传播渠道
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加强文学宣传和推广,扩大湛江文学的影响力。办好作协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及时发布作协工作动态、会员创作成果、文学活动信息等内容,打造具有湛江特色的文学网络阵地。加强与传统媒体的合作,开设文学专栏,推出优秀作品赏析、作家访谈等栏目,提高湛江文学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如,与湛江日报社等合作,推出“风从老街来”系列文学分享活动。
2025年南国书香节,市作协派出陈华清、支贤、苏展、苏三皮等多位作家参与多场活动,与读者面对面交流,就是很好的传播实践。此外,积极组织作家参加各类文学交流活动,加强与省内外文学界的联系与合作,展示湛江文学的新形象。
9月17日,湛江市作协作家代表在邓存波主席带领下,走进湛江市体育学校阶梯教室,举行“传承夺冠精神 书香点亮未来”赠书仪式。市作协向市体校赠送《夺冠》等文学作品。《夺冠》作者、市作协副主席陈华清分享创作这部湛江跳水题材的文学作品的心得体会,引领同学们更深入地理解夺冠精神,鼓励他们向杰出校友全红婵学习,努力拼搏,为国争光,成为有品德、有学识、有专长的“三有”运动员。

9月17日,湛江市作家协会走进湛江市体育学校,举行“传承夺冠精神 书香点亮未来”赠书仪式,给该校赠送湛江跳水题材的文学作品《夺冠》等。
(四)推动文学与其他领域融合发展
积极探索文学与旅游、文化产业等领域的融合发展路径,发挥文学的独特作用,为湛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创作一批具有湛江特色的旅游文学、文旅微短剧等作品,宣传湛江的旅游资源,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开展文学创作活动,为企业提供文化服务,助力企业文化建设。同时,鼓励作家参与影视、戏剧、动漫等艺术形式的创作,推动文学的多元化发展。
展望未来,湛江市作协将继续团结带领广大作家和文学爱好者,坚定文化自信,坚守文学初心,勇担时代使命,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扎实的工作,努力开创湛江文学事业新局面,为建设文化强市、推动湛江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6月21日下午,2025年湛江市“奇趣杯”征文比赛颁奖典礼在湛江日报社演播厅举行。本次比赛由湛江市作家协会与《小湛同学》编辑部、湛江奇趣教育、廉江聪能教育联合主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