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中国新锐批评家高端论坛在岭南师院成功举办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 2019-01-02 20:37   浏览次数:

湛江文艺网讯(文/史习斌  图/李满青  编辑/肖光洲20181216日,第八届中国新锐批评家高端论坛在岭南师范学院国际会议厅隆重召开。会议由岭南师范学院、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当代新诗研究中心和《文艺争鸣》杂志社联合主办,《语言与文化研究》编辑部、《文艺论坛》编辑部协办,岭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承办。来自北京师范大学、澳门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北京语言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云南昭通学院、广东海洋大学、闽南师范大学、肇庆学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岭南师范学院等十多所高校的三十多位知名专家、青年学者及部分著名诗人出席论坛,岭南师范学院副校长苏古发为大会致开幕词,文学与传媒学院院长、湛江市批评家协会主席赵金钟教授主持开幕式。

    在开幕式上,中国新锐批评家高端论坛主要发起人、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当代新诗研究中心主任谭五昌介绍了创办这个论坛的宗旨与目标,简要回顾了中国新锐批评家高端论坛连续成功举办七届的历史情况,并强调了中国新锐批评家高端论坛的明确定位与几大特点:新锐性、高端性、学术性(学理性)、开放性、包容性、建设性。随后,澳门大学中文系主任朱寿桐教授充分肯定了中国新锐批评家高端论坛近年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握时代脉搏、改善批评和学术格局所做的努力,对中国新锐批评家高端论坛产生的学术影响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他对以赵金钟教授、张德明教授为首的岭南师范学院批评家团队给予了充分肯定,对这个团队新近出版的五卷本“岭南批评文丛”给与了好评;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樊星先生在发言中首先充分肯定中国新锐批评家高端论坛是一个重要的学术论坛,同时深情回忆自己28年前与雷州师专的缘分,并对中国诗歌创作与批评中的南方意识和南方诗学特色进行了概括。

 1216日全天,围绕“批评家主体性建构”这一核心议题,大会开展了4场主题发言和1场自由讨论。与会专家学者陆续发表了各自的精彩见解。朱寿桐教授认为文学批评除了针对文学的批评,还有文学家的批评性写作,即传统文学批评之外的社会批评与文明批评,这是文学的“批评本体”,这种写作在当下显得更加重要。樊星教授认为“理论”与“智慧”是有区别的,当前的文学批评存在过度理论化的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批评者对文学作品的鲜活感觉,他通过挖掘顾城“童话诗人”之外人生的复杂性,说明文学批评不能太过理论化,而是要重视它的文学性。赵金钟教授认为文学批评者应该具有两大素养,即包括专业知识和辅助知识的知识素养,包括艺术感受能力、艺术鉴赏能力和理论思维能力的能力素养,具备了这些素养,才能避免理论的钝化,才能用心拥抱作品,做“有心”的文学批评家。邹建军教授认为文学批评主体性的缺失的责任并不完全在文学自身,而是和整个社会与文化的大环境有关。他以胡风和何其芳为例,说明批评家应该具有独立品格和自由精神。他认为文学批评主体性建构具有双向性,是主观与客观之间双向、多重、反复地相互吸收建构起来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观千把剑,写百篇文,这样才能逐渐成为成熟的批评家,才能建构起真正的主体性。论坛负责人谭五昌先生认为批评家的主体性建构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文学史意义与伦理意义,他指出批评是创作与阅读之间的桥梁,在文学活动整体中不能缺席也不应该缺席;同时,文本解读、价值评判、发现被遮蔽的作家作品、对作家与诗人的文学史定位都是批评家的职责。当前有的批评家自信不够,主体性意识不强,应该予以重视并得到改善。此外,路文彬、庄伟杰、蔡天新、吴投文、陈卫、向卫国、陈永华、马新亚、任毅、赵目珍、黎保荣、李海燕、潇潇、世宾等与会批评家、学者及诗人代表还从批评伦理,批评家的任务,批评实践的界限、症结、文体意识、有效性和实现途径等方面对批评家的主体性建构问题展开了研讨,学术见解整体精彩。

    湛江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积极参与此次全国性的批评家论坛,评协主席赵金钟教授、副主席郑时雨先生、主席团成员张德明教授以及程继龙、周显波等出席论坛,并围绕论坛议题做了精彩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