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2日,由湛江市文联指导,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市作家协会、市文艺志愿者协会等联合在赤坎老街大通书局,举办 “文学讴歌时代 拼搏铸就辉煌”——陈华清作家《夺冠》新书创作研讨交流会。本次会议旨在探讨该作品如何以奥运冠军为原型,生动诠释新时代拼搏与奋斗精神,并激励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勇于追梦。市文联相关负责人、作家、文学评论家、教育工作者、文学爱好者及学生代表等人参加了活动。
以文学致敬奥运精神,书写时代榜样力量。
《夺冠》是湛江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陈华清的最新力作,以湛江籍多名奥运跳水冠军的成长故事为原型,讲述了农家小孩凭借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刻苦训练,最终站上世界最高领奖台的励志故事。小说不仅展现了运动员的拼搏历程,更深入挖掘了其背后的家庭支持、教练培养和社会关怀,传递了“奋斗成就梦想”的价值观。
陈华清在分享会上表示,创作这部小说的初衷是希望青少年读者能从奥运冠军的真实经历中汲取力量:“冠军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出身如何,只要心怀梦想并为之努力,就能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她提到,为了确保作品的真实性和感染力,她曾多次走访了奥运冠军原型的家乡、母校及训练基地,采访其亲友、教练,并查阅大量赛事资料,力求还原一个立体、鲜活的冠军形象。
专家热议:文学如何助力青少年成长。
市评协主席洪艳点评到:陈华清的《夺冠》在儿童文学叙事地图上插下一面独特的旗帜。独特之处在于她让“十六双眼睛”共同见证一个女孩的成长,将体育传奇升华为生命史诗。一是突破“孤胆英雄”的成长公式。经典故事总让主角“独自攀登山峰”,但该书主人公何丽红的每一次成长都有一种被“世界”注视的样态,是“万物共写的生命证书”。二是建构了十六声部的静默交响。突破传统多视角叙事的喧闹,以如“深夜的萤火虫”般的十六束目光照亮孩子们的逐梦之路。但又不丢失儿童成长小说关于“野蛮生长-体制驯化-灵魂觉醒-生命共振”的核心主旋律。这些目光形成非对话体的格局,却在主人公的血肉深处编织成网。这种叙事节拍,让体育精神超越输赢,成为对一切生命伤痛、拼搏向上的温柔致敬。
与会的其他专家对《夺冠》的社会价值一致给予了高度评价。教育界一名知名的文学爱好者则强调,当前青少年成长环境中,坚韧品格的培养尤为重要。《夺冠》通过文学化的表达,将奥运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引导学生们在学习、生活中践行“永不言弃”的信念,对推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湛江市文联副主席、党支部书记郑克芬指出,这次的研讨会,不仅是一场文学的对话,更是一次精神的接力。希望广大作家与文学爱好者:以书为媒,让更多读者从《夺冠》中汲取力量以文聚力,鼓励更多本土作家扎根人民、书写时代;以文化人 ,让拼搏奋斗成为湛江这座城市最鲜亮的底色。他指出,该作品不仅是一部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更是一本生动的“挫折教育”教材,它通过真实可感的叙事,让青少年读者理解成功背后的艰辛,学会面对挑战时不轻言放弃。
互动环节:小读者与作家共话“奋斗”。
活动现场,来自湛江市多所中小学的学生代表踊跃发言,并对新书描述的精彩部分进行了朗读分享及阅读感受。一位小读者说:“书里写到冠军每天坚持400多次跳水训练,让我明白成功没有捷径,只有努力才能实现梦想。”另一位学生则表示,自己曾因学业压力想放弃,但读完《夺冠》后重新燃起了斗志。
陈华清鼓励孩子们:“文学不一定能让你金银满屋,但能让你的精神世界鸟语花香。希望你们像书中的主人公一样,勇敢追梦,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结语:让拼搏精神在文学中传承
本次创作分享会不仅是对《夺冠》一书的深入解读,更是对新时代奋斗精神的弘扬。湛江市文联表示,未来将继续支持本土作家创作更多贴近现实、激励人心的优秀作品,让文学成为青少年成长路上的“灯塔”,为培养新时代接班人贡献文艺力量。
《夺冠》目前已在全国多家书店及线上平台发售,并入选多地中小学校推荐阅读书目,成为青少年励志教育的一部理想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