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湛江市“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市文联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充分发挥文艺战线优势,通过组织延伸、品牌打造、人才培育等举措,深度参与乡村振兴,推动文艺事业与乡村发展深度融合。2025年以来,市文联进一步创新实践,以文艺赋能“百千万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聚焦文艺创作,书写“百千万工程”生动实践
1. 主题采风创作活动
今年3月份以来,由市作协、市评协、市文志联等文艺家协会联合组织全市文艺工作者以“到人民中去”主题采风创作,深入乡村一线,开展“书写百千万工程”主题采风创作活动,创作了一批反映乡村振兴成果的文学作品、书画摄影作品和音乐舞蹈作品。其中,计划拟稿组编的报告文学《乡村蝶变》、摄影集《希望的田野》等作品生动展现了湛江乡村新貌。同时,在筹备大型的报告文学《相向而行》(暂定名)、报告文学《环北》(暂定名)等。
2. “讲好百千万工程故事”系列活动
举办乡村故事会、微电影拍摄等活动,挖掘和传播乡村振兴中的感人故事。如6月19日联合徐闻县文联在南极村开展的“海边的汤显祖”朗诵诗会,以古典诗词与现代朗诵相结合的形式,展现乡村文化底蕴。积极指导引导各县市区文联及文艺志愿者投身到文艺赋能志愿服务、助力百千万工程的实践中,成效很好。
二、打造特色品牌,激活乡村文化活力
1. 520南极村沙滩音乐会
协助在大陆最南端---灯楼角举办大型沙滩音乐会等系列活动,邀请著名的话剧演员,也有本土音乐人与村民演出,以“音乐+旅游”模式吸引游客超万人次,带动当地文旅消费,成为湛江乡村文化新名片。
2. “一村一品”文化品牌培育
指导各县(市、区)文联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打造了遂溪醒狮文化节、吴川飘色艺术展等10余个乡村文化品牌,推动非遗传承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
三、培育乡村人才,夯实文化振兴基础
1. 乡村文艺人才培训计划
开设“乡村文艺课堂”,组织书法、舞蹈、摄影等公益培训50余场,累计培训乡村文艺骨干2000余人次,仅仅由书法家、美术家徐海松公益授课有27场/次,提升基层文化队伍专业水平。
2. “文艺结对帮扶”行动
发动市一级文艺家协会与20个重点乡村结对,定期选派艺术家驻村指导,帮助乡村组建文艺团队、策划文化活动,实现“送文化”到“种文化”的转变。
四、创新服务模式,扩大文艺惠民覆盖面
1. “文艺轻骑兵”下乡活动
组建多支文艺小分队,深入偏远乡村开展惠民演出、艺术辅导等活动,尤其是由市文联郑克芬同志、市文志协主席朱培科同志等策划推进的“文艺轻骑兵”助力乡村振兴志愿服务的系列行动,广受群众喜爱。今年以来累计服务群众超5万人次。
2. 数字化文化服务
依托“湛江文艺网”、“金秋”、“湛江文学”等媒体平台,拟对乡村振兴的典型案例、乡村巨变、示范村的好故事好声音进行多纬度报道,展播乡村题材文艺作品,开展线上艺术教学,惠及更多农村群众。
接下来,市文联将持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如:深化主题创作、拓展乡村文化品牌影响、强化“乡村文艺带头人”培养计划等等,力争每个镇都有属于我们的文艺志愿者队伍的文艺骨干。统筹策划开展大型的联展:““翰墨绘港城 光影展风采”---湛江市助力“百千万工程”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览活动。不断团结引领广大文艺工作者投身“百千万工程”,为湛江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文艺力量。